新湖南:
通讯员 林泽红 李谌涵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严万达
2023年12月27日,依托湖南科技学院、湖南大学、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单位联合共建的砖石质文物智慧化保护利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永州隆重举行。12月28日,湖南科技学院召开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湖南省以砖石质文物为研究对象、智慧化保护为研究手段的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并运行。将为湖南乃至全国的砖石质文物智慧化保护工作注入新的科技活力,对全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科研平台、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重点实验室服务砖石质文物保护和文旅发展产业,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蓄势赋能
重点实验室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要求,瞄准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战略需求,从湖南为全国文物大省、强省迫切需求的“文物资源大数据库、病害诊断识别、知识挖掘、时空融合展示”等文物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关键技术出发,聚焦我省重点部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及重点实施的湖湘文物数字化、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等五项工程,在文物云平台构建、健康模型与ai预警、大数据智慧应用等3个方向的开创性工作为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做出了贡献,形成了文物保护数据采集自动化、病害诊断智能化、活化利用智慧化的研究特色,打造砖石质文物智慧化保护和利用专有装备产学研用联合体,服务砖石质文物保护和文旅发展产业,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湖南省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数量全国第一,为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和成果孵化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湖南省拥有丰富的砖石质文物资源,是“全国十个文物大省(市)”之一。在已登记的20366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古建筑6420处、石窟寺及石刻59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831处,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数量全国第一;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国前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名列全国第八。唐宋摩崖石刻更是国内一绝,全国共有北宋诗刻344种,其中湖南有64种,祁阳市浯溪碑林为中国南方最大露天碑林。
近年来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等方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等课题8项;承担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自然基金等30余项。荣获省级科技奖励9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30余篇,参编地方标准《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技术规程》《历史建筑安全监测技术标准》等10余项,3人成为全国文物保护领域领军人才,研究成果应用在世界遗产和国保单位监测、保护、修缮项目,成果转化金额逾3亿元。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一体化保护及其技术创新,为国内外文物智慧化保护技术创新添砖加瓦。
三家联合共建单位优势互补,为重点实验室构建砖石质文物智慧化保护和利用专有装备产学研用联合体
该实验室由湖南科技学院、湖南大学、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依托单位联合共建,在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智能检测和监测、修缮加固等领域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湖南科技学院研发的《湖南传统村落数字化采集和处理集成技术》,荣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已取得砖石质文物的保护、利用和数字孪生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摩崖石刻研究在省内独树一帜;主要为重点实验室提供科研场地、仪器设备,将重点开展技术攻关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湖南大学持续开展岳麓书院等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完成2项世界遗产和40多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字化保护和修缮设计,是地方规范编制、行业标准定制的主要责任单位,能为实验室凝练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文物文化遗产保护行业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生命周期的保护与利用,在历史建筑数据自动化采集、病害识别与诊断、结构检测与健康监测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操作案例,可为实验室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国内形成可推广的模式和示范样板。
重点实验室落户湖南科技学院,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物质保障
湖南科技学院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及试验基地,其先进的仪器设施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地和设备基础。学校围绕重点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大量配套资金和优厚的政策支持,已为实验室建设顺利落地场地面积9400㎡、3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未来3至5年,预计继续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软硬件条件建设,特别是重点实验室3个重点研究方向内关键科研设备、软件配套的购置。工科实训大楼和结构大厅为实验室组建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
湖南大学拥有城市建筑研究所和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可为砖石质文物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砖石质文物智慧化利用保护的工程人员、仪器、设施、设备和装备,为本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物质保障。
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有56人,正高12人(21.4%),博士33人(58.9%),高级职称占35人(62.5%),科学研究人员41人,技术人员8人,管理人员7人。在历史建筑监测和修复方面完成了岳阳市君山区挂口镇历史遗产保护等项目;与广东南秀古建石雕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岳阳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修缮保护等项目;与天翼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祁阳蔗塘村李家大院修缮等项目;与湖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合作解决了传统村落保护原真性方面的难题,编制了湘西十八洞村等一大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湖南科技学院独立承担了省内60个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承担了永州市乡村建设继续教育工作,共培训了基层技术人员、工人、农村建设工匠17004人,是省内唯一一所承担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高校。
该重点实验室以砖石质文物保护利用的智慧化为建设目标,以砖石质文物云平台构建、健康模型与智能预警、大数据智慧应用为研究方向,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砖石质不可移动文物科技创新体系,推进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提升砖石质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打造砖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型工程示范项目,稳步造就一支科技研发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过硬的砖石质文物科技人才队伍。